当前位置:首页 > 焦点 >

大赚!知名外资借道ETF加仓创新药

来源: 证券之星 2025-07-04 05:02:04 阅读量:13601次   

上市公告显示,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位列两只港股创新药ETF第一大持有人

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再度借道ETF买入港股创新药。

巴克莱借道ETF买入港股创新药

近日,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上市交易公告书披露了持有人户数、持有人结构及前十名持有人。

截至6月30日,知名外资巴克莱银行持有2000万份该ETF,占基金总份额的4.5997%,位列第一大持有人。

创新药板块自2024年年底起反弹,至今半年多涨势喜人。

中国基金报记者查阅过往ETF上市公告发现,巴克莱银行曾于2024年底买入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。彼时,巴克莱持有8500万份,占总份额的42.02%,位居第一大持有人。截至7月2日,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超56%。

其他近半年成立的创新药ETF持有人以券商、私募、个人投资者、企业年金为主。

如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券商占7席,第一大持有人为东亚期货公司,持有份额占比为8.43%;易方达恒生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,个人投资者占6席;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十大持有人中,企业年金计划占9席。

板块近期调整,后市如何演绎?

2025年以来,创新药板块整体涨幅领先。截至7月2日,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上涨近68%。

,国家医保局、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《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从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、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、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、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、强化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提出16条措施。

华宝大健康混合基金经理齐震认为,当前创新药板块阶段性回调,本质上是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共振的结果。经历了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上半年的估值修复后,部分短期资金选择在政策空窗期兑现收益,叠加公募基金季度调仓带来的被动减仓,短期形成技术压力。当前机构持仓创新药仓位仍处于历史中枢水平,并未出现趋势性撤离。

中信证券认为,上述政策表明了国家支持创新药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的决心,通过构建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新局面,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和可及性,进一步提升创新药的市场空间。

富国基金赵伟表示,中国创新药产业或正迎来关键转折点。ADC与双抗技术作为核心突破口,凭借“成本优势+临床效率+产业链协同”的三重优势,有望在全球免疫治疗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。对于投资方向,将重点关注二代免疫药物、代谢类疾病及自免领域,尤其关注具备出海能力且临床数据优异的企业。创新器械领域如手术机器人等,在进口替代与技术迭代中存在结构性机会,而消费医疗受多重因素影响,短期需关注支付能力修复。

对于市场风险,赵伟表示,ADC赛道早期项目需警惕同质化竞争,而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仍属辅助工具,长期价值需依托数据验证。整体而言,中国创新药正从“技术跟随”转向“全球协同”,有望孕育出万亿市值巨头,但需在政策波动与产业迭代中精准把握技术拐点与商业化节奏。

编辑:舰长

校对:王玥

审核:许闻

版权声明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
猜你喜欢
编辑推荐